
本次發射合練試驗,以實際發射工況下的同等荷載配重箭,依照發射場使用流程,分別對發射架、發射臺先后展開了空載起豎、空載回平;滿載起豎、滿載回平;滿載起豎、快速后倒;滿載起豎、帶載調平;以及滿載回抱、發射臺帶載調平等各項地面試驗。
通過試驗,地面發射團隊精準測量了起豎時間、后倒時間、回抱時間、回平時間等試驗數據,演練了發射狀態下的火箭起豎、抱臂解鎖以及后端鎖緊設備解鎖、防風裝置安裝等多項操作流程,驗證了發射架、發射臺設計的正確性,及各項性能指標的可達性,全面考核了“TL-2”發射架、發射臺各項保障功能。
液體運載火箭的發射架通常用于連接加注管路、供氣管路、送風管路等,作為火箭停放、承載和起豎的重要保障設備,發射架可支撐保護箭體,通過自身配套的液壓系統,使火箭安全起豎,實現與發射臺的對接匹配。
發射臺則在火箭點火起飛升空前,為箭體提供電氣、加注、供氣等諸多設備的承接,并在發射時保護所有液壓系統、控制系統、電纜網及各類信息采集或傳感器等設備,避免其被高溫燒蝕損毀,是發射支持系統中尤為關鍵的一環。
通過多項設計與技術創新,天兵科技首飛的中型液體運載火箭“TL-2”的地面發射系統,僅需一塊平整的硬化水泥場坪即可完成起豎、測試、加注、發射工作,即無需在發射工位和發射場坪建造發射塔架,開挖導流槽,所有發射設備不依賴某個特定發射場,實現了高效靈活的“無依托發射”。
同時,天兵科技首飛箭采用“三平”測發模式,即火箭水平轉運、水平總裝、水平測試,相對于常規發射下的垂直模式,“三平”發射無需在技術保障區建設大規模垂直總裝測試配套,對發射區地面設施、道路運輸、車輛運輸等要求都大大降低,具備了良好的經濟實用性。
本次發射架、發射臺起豎、回抱、后倒、回平、調平等功能試驗的圓滿成功,表明“TL-2”各項測量數據滿足設計性能指標,發射流程順暢,滿足發射需求。
“TL-2”發射合練試驗的成功進行,標志著天兵科技在中型低溫液體運載火箭“三平”測發模式研制領域取得重大進展,也為“TL-2”首飛奠定堅實基礎。
聲明: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文章內容僅供參考。